刘祥文:自主维修 让濒临报废的设备重焕青春
发布人:发表时间:2010-12-23点击:次
(记者宁薇)多年前购买的设备出现故障已无法继续工作,新的设备又太贵,面对这种两难局面,我校材化学院刘祥文教授选择了自主维修,并通过引进高性能配件让旧设备升级换代,12月16日,用于透射电镜升级改造而引进的数字化图像记录处理系统及高精度凹坑仪通过了我校组织的专家组的验收。
透射电镜在岩石矿物以及纳米材料等的超显微观察研究方面具有强大的功能,在我校重点学科建设、教材及实验室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有重要作用。但我校原有的CM12型透射电镜是1987年引进的,因为没有先进的数字化图像记录处理系统,再加上该透射电镜出现了一些技术故障,导致近两三年来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无法满足我校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对它的升级改造已经迫在眉睫。
但刘祥文等询价得知,一台全新的具有数字化图像记录处理系统和制样设备配置齐全的透射电镜市场售价近100万美金,购买如此昂贵的设备显然不是件易事。对现有的分析型透射电镜进行升级改造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经申请,材化学院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决定联合出资54万元对透射电镜进行升级改造。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通过招标采购了美国Gatan公司生产的高性能CCD图像系统及高精度凹坑仪。
但新的难题出现了,因为过了保修期,仅仅是请国外厂商专业维修人员来维修这台“罢工”的透射电镜,保守估计维修费用也需要10多万元。怎么办?对该仪器的维护及维修有丰富经验的刘祥文想了又想,决定自己动手维修,看处于瘫痪状态的透射电镜能不能彻底修复正常。
2010年寒假,在没有任何先进检测设备和必备配件的情况下,刘祥文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仪器的维修工作中。从白天到黑夜,他都泡在实验室维修仪器,每天都工作到深夜两三点钟,有时甚至通宵都没有休息。经过46天约736小时的艰苦奋斗,他先后排除了真空故障、循环水冷却系统故障、高压故障、图像系统故障及电子衍射对中故障,只花了几千元的零配件费及加工费,终于使处于瘫痪状态的透射电镜彻底恢复了正常!
2010年4月13日至14日,美国Gatan公司技术人员和实验室技术人员一起完成了透射电镜升级改造。在调试过程中拍摄到了清晰的石墨化碳标样0.34nm晶格像,和23年前该透射电镜验收时拍摄的一样清晰!
截至目前,升级改造后的透射电镜已经运行了八个月,已经对校内外多批次透射电镜样品(包括矿物岩石、陶瓷、纳米材料及生物样品等)进行了分析测试和研究,因为分析测试方便快捷,图像质量优异,升级改造后的透射电镜受到校内外用户的广泛好评。
转载《地大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