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们迎来了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建校60周年,大事多、喜事多,各项建设和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实验室设备处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管理方式,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成功申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以深化示范中心建设为契机,围绕 “强基础、有特色、入主流”的建设理念,关注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在经费投入、实验队伍建设、资源信息化建设、创新性实验项目建设等方面给予实验教学中心以支持。要求实验教学中心,要按照示范中心的建设目标,深化推进实验教学改革。
今年3月教育部开展“十二五”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作,4月11日,我校召开的“十二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报工作研讨会,拉开了学校新一轮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报工作序幕。5月9日学校专家组对校申报的两个实验教学中心进行了内部评审。8月17日教育部下达的100个“十二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通知,我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十一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建设单位)验收工作的通知》精神,召开了两次专题会,听取了“周口店野外地质实践教学中心”和“固体矿产勘查实验教学中心”两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负责人验收准备工作和验收材料完成情况的汇报。截止2012年底,我校共建设成国家级示范中心3个(含2个国家级示范中心建设单位),11个省级示范中心,较好地推动了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
二、进一步完善实验室项目建设,规范管理流程,合理配置实验教学资源。
全年在公共实验室建设方面共执行校内经费2100万元。在实验技术研究项方面,加大了经费投入,新增项目经费100万元。全校35个小型仪器研制项目;10个大型仪器升级改造项目;15本实验教材共计60个项目通过了专家的评审。
三、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不断完善,顺利开展了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与使用效益年度考核
在2011年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与综合效益考核工作的基础上,对《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与综合效益考核指标体系》进行了修订,使考核体系更完备,更易于操作。经过精心筹备,于2012年10月12日召开了我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我校近年来在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存在的问题,表彰了2011年度大型仪器设备综合效益先进单位和机组,布置了2012年度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与综合效益考核》工作。11月对我校2011年9月份以前购置40万元及以上的仪器设备进行了检查考核,完成了2012年度大型仪器设备的考核工作。
2012年组织大型仪器设备论证12次,涉及大型仪器设备13台套,金额3109万元。并且集中验收了三峡中心的设备35台套,软件11套,加上到秭归实习基地的设备验收,总价值约3200多万元。
四、校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二期工程及标准化考点等建设工作顺利完成
今年教育部下达了“校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二期”专项经费450万元。工程主要内容是以加强完善校园主干道、公共场所、重点部位的室外监控及监控中心的建设。该项目根据设计要求,11月已完成施工,已建成室外监控点104个,室内监控点254个。
2月21日,我校2012年标准化考点建设工作正式启动。教育部下达我校2012年标准化考点建设国家专项资金210万元。已在教一楼、教三楼和北区综合楼共建成130个标准化考场。
暑期,完成了汉口校区7间多媒体教室35座计算机机房的建设任务,较好的满足了汉口校区研究生教学工作的需要。
五、实验室开放管理全面推进,教学实验室开放基金已全面落实
教学实验室开放基金的设立,使实验室开放工作有了实实在在的“抓手”。本着全面推进教学实验室开放的指导思想,联合校团委、研工部等部门对于教学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进行了过程跟踪和管理。资助的51个项目,总金额为28.87万元,截止到目前为止,部分基金项目已经结题并通过验收。实验室的开放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参与实验积极性,增强了同学们的独立思考和实践动手的能力,产生了一系列实验创新成果。2012-2013学年度教学实验室开放基金申报立项工作已顺利完成。
六、及时引进实验技术骨干、注重实验技术队伍建设
为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近年来已引进12名博士充实到实验技术队伍中来, 2013年8名实验技术人才引进指标,12月13日经过各学院负责人答辩,遴选出进人才单位,已落实到相关学院实验教学单位。
七、规范设备与材料购置,为教学提供保障
今年设备购置任务十分繁重。特别是大型精密进口仪器的购买日益增多。我处配合外贸代理商、海关及商检等部门,按照国家有关免税政策,办理进口仪器设备免税手续,参与管理仪器从签订合同到验收全部环节。一年来,共参与评标80多次,合同金额为7075多万元;非招标采购合同办理680多份,合同金额23O0多万元。政府采购协议供货采购设备420多台件,金额174多万元。截止到12月13日,仪器设备入库5520多台套,总计金额7156万多元。全年共办理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报废审批1957台,总金额1285万元。另外,向武汉海关报送2007~2011年度学校减免税进口货物使用情况明细表,涉及460多张科教用品免税表,990多台套进口仪器设备。
2012年全校低值易耗(耐用)材料入库总金额为3269.26万元,金额和工作量都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近一倍。教学实验材料入库金额为138.44万元。全校教学实验材料出库金额为92.11万元,其中调拨金额为12.22万元。完成了2012年度全校本科生教学生产实习计划任务和毕业生离校审核工作,各实习站点的生产实习材料发放人数约6930人。同时负责周边实习装备借用168班次,人数5458人次。6月底我校有4523名本科生、1240名研究生毕业离校。
八、加强劳保,排除隐患,实验室安全管理不断加强,有关防护措施得到进一步落实
切实保障在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做好劳动保护工作。完成全校本科实验劳保用品人员的统计、审核以及劳保用品的发放。12月前完成了本年度全校15个二级单位283名从事有害健康工作人员的营养保健津贴的申报、审核、汇总统计、发放工作。完成了2012年度全校29个二级单位485人的劳动防护用品申报、审核、汇总。
为搞好实验技术安全工作,专门制作了实验室安全宣传展板、实验室安全管理卡、实验安全多媒体课件、编写安全手册等。6月底举行了我校实验室安全宣传展。6月至10月,完成了我校“化学危险品管理办法”、“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办法”,“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置管理办法”三个安全管理制度文件的制订。文件详细规定了我校所有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审批与采购、储存与保管、领用与使用、回收与销毁、应急事项报告等工作的流程,进一步规范了我校实验技术安全管理工作。11月9日,我校承办了湖北省高校实验技术安全工作研讨会,来自全省高校14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我校和其他6名代表在会作了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主题发言。
九、不断完善公共教学平台建设,提供优质服务,有效保证公共教学的顺利进行
坚持“以人为本,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服务于教学”的管理模式,切实做好“规范化管理,专业化保障,优质化服务”的工作,为全校教学及师生员工提供优质的教辅服务和教学保障;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及使用状况的检查记录。今年新增多媒体教室2间,教一楼108、109,更新计算机主机38台,液晶显示器10台。更新投影机20余台,更换投影机灯泡30只、更换投影机电源1套,PBS镜片2套,更换投影机屏幕4套及防尘网一批。
今年全年共完成多媒体课堂授课147086学时,提供了2013学时的非教学活动时间及3198个学时的本科生增加课,合计152297学时。并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及教学督导员的沟通与协调,及时解决教师和学生调课、增补课时及各种活动的需求,教好地解决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保证课堂教学次序的正常进行。本年度无违纪违规及事故发生,较好地完成了本年度教学辅助工作任务。
完成常规设备维修如限塑仪、剪数仪、双速搅拌机、电脑显示器等46台;完成精密仪器维修如紫外分光光度计等6台,完成设备改造5台,等共计269台,完成对教学楼电铃的维护更新工作及调频发射的维护保养工作,保证教学需求的正常运行。绘制图件722幅,共计1901小时。
十、抓实验教学与科研,重内涵建设与发展,信息技术教学实验中心建设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活动再谱新篇
电子电工实验中心主要面向的专业有33个,今年有268个班次,8049人次到电子电工实验中心从事实验课学习,其中实验教学工作量19.4万学时;计算机实验中心主要面向的专业有63多个,今年有15000多学生到计算机实验中心从事实验课学习和科技创新活动,其中实验教学工作量97.3万学时。充分显示了中心集中管理的优势,规模效益明显,实验设备得以充分利用、管理机制高效。此外,中心加大实验中心的开放力度,为全校师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
为了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和推进实验室开放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中心积极组织了学生参与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立项工作,2012年在中心完成的项目有19项,其中5个项目的指导教师是中心实验教师。另外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及时组织学生参与申报,11个项目获得了立项资助资格。中心组织了各种赛事,其中参加第七届“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获得全国二等奖1项,华南赛区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优胜奖1项;参加2012年“TI杯”湖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得省一等奖3项、省二等奖4项、省三等奖6项的骄人成绩。
在学校支持下,2011年国家修够专项实验室建设已全部完成,并通过了验收。共新建6个专业实验室,完善和更新了5个实验室,这些实验室都已投入实验教学中。2012年学校划拨的70万实验室建设项目目前已执行了60多万的经费,扫尾工作也在进行中。为了加强已建和新建专业实验室管理,中心组织了两次专业实验室管理研讨会。通过多次协商讨论,中心对专业实验室采用分类管理办法,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中心的科研和学术交流工作有了新的突破,成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国家863项目1项,湖北省重点自然科学基金1项,中央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科研基金资助项目5项,获科研经费124.5万。6人次参加了国内学术交流,3人次参加了国际学术交流,公开发表论文6篇。
实验室设备处
二O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