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实验室技术安全办公室2015年工作要点

发布人:发表时间:2015-04-03点击:

 

     一、加强制度建设,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制度,使安全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只有建章立制,规范统一管理,才能实行科学化、制度化的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2015年将进一步完善各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规范制度,打造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标准化流程。1、拟结合我校实际修订《化学危险品管理办法》、《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办法》、《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置管理办法》三个安全管理制度文件以及完成实验室技术安全领导小组成员的变更工作;2、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实验室技术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3、推进《实验室安全考试实施细则》的修订工作。完成时间段:5月-7月;未完成的下半年完成。

    二、加强实验室安全准入机制建设以及实验室安全宣传教育,树立实验技术安全意识。对进入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和学生必须进行实验室安全知识教育,熟知“三废”处置原则和规定。1、定期组织实验室安全在线考试,完成实验室安全考试合格准入证的全部发放(4月11-12份组织最后一次补考;10月中旬组织新入学的研究生考试,11月下旬组织新入学的本科生考试和12月下旬组织补考);2、召开研讨会,以研讨会的模式促进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成果经验的交流。3、拓展安全教育的渠道,例如请政府环境与安全行政管理机关工作人员到学校以报告或讲座等形式进行业务指导,定期组织实验室工作人员参加环境安全、辐射安全、卫生相关安全培训,探索实验室环境与技术安全管理有效渠道;同时不定期地举行我校实验室安全宣传展,开展安全宣传周和安全知识竞赛等固定活动。

    三、加强危险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购买的管理工作,规范易制毒化学品的采购,防止易制毒化学品被用于制造毒品,维护学校教学科研秩序。3月-5月,按照46号文件中“危险化学品管理办法”精神,配合保卫处对危险化学品的申购严格审查并登记备案,协助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与化学学院、环境学院、资源学院、地球科学学院等六个二级单位相关实验室办理易制毒化学品购买备案证明手续。

    四、加强辐射安全管理工作,完善各项辐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积极监督、协调各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医院的辐射安全管理工作,保证实验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1、2015年3月完成辐射安全许可证换证工作,领取新证。2、2015年4月中旬,组织医院、珠宝学院、材化学院、环境学院、资源学院、工程学院、生环国重、地矿国重等八个二级单位的辐射工作人员进行辐射剂量监测。3、年底完成环保部门要求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2015年度评估报告》。

    五、加强实验室“三废”管理工作。落实学校46号文件中“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置管理办法”精神,严格按照洪山区环保局和武汉市环保局的要求,选择资质齐全的处理公司,每学期末对实验室危险废弃物进行无污染的回收处置。为各学院(课部)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配备储存废液的高密度聚乙烯桶并配套制作了“实验废弃物标签”,以便相关实验室对实验废弃物实行分类存放、分类回收,从而加强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处置的统一规范管理。

    六、日常实验室技术安全检查工作常抓不懈。1、重点部位安全检查工作常态化。2、特殊时段执行单位自查、交叉互查与专项抽查相结合。如:除了日常检查外,学校组织的联合检查(设备处+保卫处及其他相关部门)、交叉互查(设备处+各学院)以及公安部门或环保部门的专项检查。

    七、针对安全检查的情况,完善、落实实验室技术安全防护措施,督促相关单位加强重点部位的技术安防设施建设以及安全隐患的整改1、2015年将重点完成环境学院文华楼514和505实验室通风设施改造及废气污染治理的整改监督工作。2、督促各相关实验室将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岗位职责、应急预案等上墙;同时推进新建实验室技术安全装备配置标准与安全设施建设规范,将危险降低至可容许的程度,减少实验过程中发生灾害的风险,确保师生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只有完善管理,加强监督,预防为主,应急处置设施完备;尤其是要加强安全管理主体责任,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才能营造一个安全的实验环境,建立一个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完成时间段:贯穿全年的安全管理工作。

    八、2016年1-2月完成学校“综治委”交办的每年度“危险化学品全年管理工作报告”及《危险化学品管理资料汇编》。

    九、2015年12月底完成2015年度全校14个二级单位从事有害健康工作人员的营养保健津贴的申报、审核、汇总统计、发放工作,并将营养保健资料归档成册保存备查。

    十、2015年3月中旬前配合设备科完成2015年度全校30个二级单位的劳动防护用品申报、审核、汇总统计工作,并将劳保资料归档成册保存备查。

                                                                                      实验室技术安全办公室

                                                                                           2015-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