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王青报道 李建军、李明摄影) 6月3日上午,由唐辉明副校长主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学院、监察处、资产与实验室设备处及相关专家组成的验收组对我校“大型多接收杯等离子体质谱仪(Nu Plasma 1700)”进行了验收。
专家组在听取仪器负责人李明博士对仪器购置,安装调试,性能检测及试运行等基本情况的汇报后,到现场考察了仪器运行环境,查看了相关运行记录,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质询。经过充分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仪器采购过程符合学校相关规定,手续齐全;所购仪器品名、型号规格与合同一致;仪器各项性能指标与标书及技术协议一致;厂商在货物检验通过后进行了相关的安装调试及培训;该系统经过试运行,对该仪器的灵敏度、分辨率、检测器性能,稳定性、同位素比值精度等工作情况进行了测试,设备和控制软件运行正常;仪器验收相关资料齐全、管理制度上墙、安全卫生及环保措施到位,技术管理人员综合素质高,仪器运行记录规范,实验室环境良好。符合验收条件,同意通过验收。
此次购置的“大型多接收杯等离子体质谱仪(Nu Plasma 1700)”净尺寸5137mm×4872mm;静电场分析器(ESA)半径943mm,70°转角 ;扇形磁铁半径750mm,70°转角,重约4.5吨;价值930.5万元,是目前我校首台价值最高体量最大的仪器设备,是固体地球科学最具潜力和最为重要的科学仪器之一;综合了等离子体的高电离温度和磁式多接收质量分析器的优势;测试数据精确度和准确度高;使高电离能的元素(如W、Hf、Th、Cu、Zn)的高精度同位素分析成为现实,极大地开拓了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的研究领域;与激光进样系统联用(LA-MC-ICPMS),可以实现微区原位的高精度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分析。该设备将广泛应用于地质矿产、土壤、生态环境、材料等领域,极大地提升我校科研平台水平,促进我校地球科学及相关学科的创新性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验收组最后建议充分发挥我校地球科学学科优势及该领域的人才团队优势,利用仪器设备的先进性,开创创新性技术方法,奠定我校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