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信息

实验室与设备信息简报第八期

发布人:发表时间:2008-09-01点击:

实验室与设备信息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实验室设备处主编

2008年 第 2期      总 第               2008 年 9 月

本期目录

工作动态

  • 信息实验中心举办科技论文写作座谈会
  • 材化学院07年实验室建设项目顺利通过学校验收
  • 我校召开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研讨会
  • 教育部直属高校修购专项资金项目评估专家组莅临我校开展评估工作
  • 湖北省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圆满召开
  • 多媒体教室暑期维修工作圆满完成
  • 实验室设备处召开新学期工作布置会

经验交流

  • 实验室管理的新思考
  • 实验室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基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李廉水校长)        

简讯

  • 我校开展实验室建设与改革征文活动
  • 我校派人参加全国高校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管理干部高级研修班
  • 市公安局来校检查危险品管理工作

 

工作动态

信息实验中心举办科技论文写作座谈会

 

2008年6月13日下午,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举办了“如何写好实验教学科技论文”座谈会,特邀在汉参加会议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清华大学《实验技术与管理》杂志副主编方玉禹老师作辅导报告并参加讨论。部分实验教师和相关管理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方主编向大家介绍了《实验技术与管理》杂志的创刊历史、栏目设置及为作者提供的研究领域以及写作要求。《实验技术与管理》杂志创刊于1963年,已有45年的历史,是我国关于实验教学、实验技术、实验管理、创新研究与发展的核心期刊,共分十一个栏目,该杂志多方位、多层次地探究了实验教学、实验技术、实验管理、实验创新与发展等问题。论文的写作必须做到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论文主题要明确、有新意、合乎逻辑、层次分明、有说服力。切勿头重脚轻,空洞无物,缺少数据、方法、措施与手段,同时还要注重取得的效果与效益。

会上方主编还就论文写作的立题、题材、写作方法、技巧、版面、篇幅、佐证等内容同与会者进行了广泛探讨与交流。最后方主编勉励大家要立足岗位,勤于思考,善于积累,勇于实践,不断努力写出高质量的论文来。                                                 

(王青供稿)

材化学院07年实验室建设项目顺利通过学校验收

 


2008年6月19日下午,由实验室设备处、教务处、纪检委等职能部门和相关专家组成的验收专家组对材化学院2007年立项的“电化学实验室建设”、“教学实验用水制水实验室建设”两个教学实验室建设项目进行了验收。

验收组成员认真听取了材化学院分管实验室工作的副院长李珍教授介绍实验室建设的思路和目标实现情况。项目负责人王圣平副教授介绍了项目实施和设备调试运行情况。验收组成员查阅了相关资料,实地考察了实验室,并就实验教学、实验室后期管理、实验设备的运行环境条件、经费使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电化学实验室建设”和“教学实验用水制水实验室建设”两个项目达到了预期目标,通过验收。

                                                                (涂波供稿)


 

我校召开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研讨会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研讨会于2008年6月27日在江夏区介子山庄召开。会议是由我校实验室设备处、教务处、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联合主办。各个学院分管实验室工作的副院长,实验中心主任及有关实验教师参加了会议。实验室设备处处长向东、教务处处长杨伦分别主持了会议。有关部门和学院代表踊跃发言,共同探讨实验教学体系建设若干问题,为实验室建设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欧阳建平副校长到会讲了话。他指出: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我校在保持重视实验教学传统的同时,如何加强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这个议题很好,很及时。教育部一直在推进教学质量工程,在教学质量工程体系里,几乎每一个项目都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有关,与实验教学有关,如特色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等等。而直接和教学相关的则有两个方面,其中一项是大学生创新型实验计划。教育部在全国六十所高校中首批推行的一万多个学生团队项目中,我校就有四十个项目作为大学生创新型项目立项。另外一项就是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这个项目也是在教育部的总体部署安排下,在全国高校中广泛开展的。教育部的整体计划是到2009年,积极推进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的建设。这些年来,我校这项工作开展的相当不错,获得了六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一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成果,成绩还是很突出的。我们学校基本形成了实验教学的二级管理体系。我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有关工作还需要大力推进,希望各个学院,实验中心的相关人员能在已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再接再厉,全力推进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尤其是要在实验教学的组织建设、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与改革、实验教学体制包括大纲、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实验教学的如何开展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

最后欧阳建平副校长总结说:在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独立分析和思考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更要注重突显学校的特色和优势,进一步明确实验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达到推进实验教学改革的目的,使学生能够从中受益,并能真正感受到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龚文芳、彭义供稿)

 

教育部直属高校修购专项资金项目评估专家组莅临我校

开展评估工作

 

2008年8月7日至8日,2009年度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修购专项资金项目评估专家组莅临我校,对我校2007年修购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审查并对2009年申报项目进行评估。8月8日上午,专家组在迎宾楼三号会议室听取了项目汇报。财务处、实验室设备处、基建处、后勤保障处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张锦高校长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   

专家组成员对相关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并认真细致地听取了项目负责人汇报了有关于我校2007年修购项目执行情况和2009年修购项目的申报情况:2007年教育部共批复我校设备购置专项有3个,分别为“校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设备购置、“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基础教学实验室设备购置、数字艺术实验教学中心设备购置。专家组认真审查了我校2007年设备购置专项执行情况,总体评价良好。对我校申报2009年国家修购专项设备购置项目:材料学实验教学中心设备购置、地下水与环境综合教学实验设备购置、校园网络环境升级改造等3个专项进行了评估,并将这三个项目纳入项目库。我校本着遵循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和遵循条件成熟的项目才能申报的原则,把有限的资金切实用到学校实实在在急需解决的项目上。经过近几年修购资金的支持,我校在校园环境、基础设施、实验教学条件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会议期间,专家组成员与我校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并就申报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涂波供稿)

 

湖北省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圆满召开

 

湖北省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于2008年8月18日—19日在武汉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湖北省教育厅高教处领导,湖北省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理事会的相关领导以及省研究会高校理事单位的各主管实验室设备工作的相关负责人。我校实验室设备处主管领导向东处长、王莉副处长、王广君主任参加了此次会议。

湖北省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长武汉大学常务副校长陈昭方教授首先在会上致欢迎辞,湖北省教育厅高教处张建军处长作了重要讲话。理事会秘书长王连之处长作了《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推进我省实验室工作更好更快发展》的工作报告。大会还特别邀请了浙江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的冯建跃教授作了关于“高校实验室安全与环保”专题报告,介绍了香港高校以及浙江大学在实验室安全方面的成功管理经验。

会议紧密围绕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和需要,以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提高实验教学和资产管理水平、加强实验队伍建设、发挥仪器设备效益等工作为主要内容,积极探讨。大会发言全部采用了多媒体演示技术,使得发言形式生动活泼,气氛热烈。 此前,经省研究会常务理事会讨论,决定在年会期间出版年会会议论文集,并且共收到年会会议论文157篇。经过武汉大学调整分类,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海军工程大学等五所高校初审,准备了20篇论文提交省研究会年会交流,并推荐10篇左右优秀论文参加“全国实验室工作研究第十届学术研讨会”会议交流。我校此次参与评选的文章也创下了历年参评数量最多的一次。在会议期间,部分优秀论文作者代表在会上就“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评审”;“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契机全面促进实验室建设与改革”;“生物技术大实验改革探讨”;“浅谈高校多媒体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对我国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 “加强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与管理的几点思考”;“大型仪器设备开放运行管理措施的探讨与实践”等方面在会上做了典型发言。湖北省教育厅教育技术装备处熊北平科长作了有关于“湖北省高等学校2006/2007年度实验室信息统计工作报送的基本情况”的报告,并对2007/2008年度统计工作安排及具体要求作了阐述。使与会代表从不同角度、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启发。与会代表还在会议期间就如何更好地开展高校实验室工作进行了热烈的分组讨论,大家踊跃建言。此次会议通过交流,代表们清楚地了解到目前高校实验室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等情况,进而有力地推动了全省高校实验室工作在理论上的探讨和研究,在体制上的改革和创新。大会在和谐、求实的气氛中圆满落下帷幕。

                          

(常虹供稿)

                                                                

 

 

多媒体教室暑期维修工作圆满完成

 

为了确保新学期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教学辅助与服务中心利用暑期放假的时间,对各教学楼的多媒体教室设备及教学环境进行了维护和改善。

7月上旬公共教学课程结束后,中心组织多媒体教学服务部的同志对各教学楼多媒体教室进行了检查,结合日常使用过程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中控改造、设备维护、投影机购置及部分窗帘维修等内容的项目方案。7月中旬完成了技改要求、设备选型、维修内容等工作,确定了供货商和厂家及完工日期。项目的实施工作比较顺利。

截止到8月31日,共完成了52个教室的中控改造;对91个教室的设备进行了维护;新购投影机和音响设备6台(套);维修窗帘354幅。使现有多媒体教室的教学条件和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彭高明供稿)

 

实验室设备处召开新学期工作布置会

 

9月2日上午,实验室设备处在行政楼五楼会议室召开了新学期工作布置会,科长以上干部参加了会议。

会上,向东处长首先通报了今年暑期国家级、省级示范中心各学院的申报材料检查、教育部国家修购计划执行情况检查、北戴河和周口店实习装备检查、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实验室安防工作检查等工作的落实及完成情况。并对新学期各项工作进行部署。他讲本学期实验室设备处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具体有十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推进实验室建设项目制,及时检查项目建设执行情况;二是继续认真做好各学院国家级、省级示范中心建设申报材料编制的指导及审核工作;三是集中组织、编辑、修改各学院申报的实验室建设论文,力争明年上半年汇集成册,进行广泛交流;四是检查实验室技术研究项目落实进展情况、研究制定设备研制、成果的应用与推广的政策措施;五是组织全省实验室队伍建设问卷调查,完成全省实验室队伍建设情况调研论文编写工作;六是完成省教育厅实验室建设、设备总资产信息报表上报工作;七是组织召开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学术委员会议,研究中心新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搞好信息技术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八是组织大型仪器设备购置前期论证和后期验收工作;九是针对全校实验技术队伍急需更新专业技术知识的需要,组织选拔实验技术人员参加2-3个月或半年时间的专业知识培训工作;十是完成08年多媒体教学国家修购项目的实施等。

 向处长要求,各科室领导干部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各科室之间积极配合、通力合作,以高昂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新学期的工作当中,力争在新的学期做出新的成绩。

(王青供稿)

经验交流

实验室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基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李廉水校长)

一.按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要求建设实验室

夏有为(简称夏) :李校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实验室建设近年来有了迅速发展,成效显著,请您介绍一下情况,并谈谈实验室建设和一流大学的关系,实验室和创新的关系。

李廉水(简称李) :感谢夏主编的来访。实验室工作,是我到校长岗位上以后开始思考的一个问题:实验室的建设应怎样定位? 实验室与学校的定位肯定是紧密相连的,在不同的大学,定位应当是不一样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1978年就是全国重点大学,我们的大气科学学科在全国综合排名第一。学校培养了非常多的世界著名大学的气象研究专家,包括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Science的封面人物(在Science发表一定篇数文章的作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大学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或者说“南京气象学院”毕业的学生为什么这样优秀?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一直非常重视实验室建设,非常注重实验技能培训。也正因如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在单位得到的第一个评价就是“很能干,动手能力很强,做事很踏实”。现在,学校瞄准的目标是要把我们的气象学科建成世界一流的学科。建成世界一流学科需要很多方面的条件,要有大师、大团队、大的科研成果,要能够培养出在世界上得到公认的优秀学生。而大师的诞生,高水平师资团队的形成,重大成果的产生,优秀学生的培养,实验室是极其重要的基础性条件。为此,我们需要在实验室的建设上花大力气。要把气象学科做成世界一流的学科,首先要做世界一流的实验,或者说至少要尽可能把实验条件建成我们所能做到的一流水平。实验室建设,总体上说,要围绕学科的发展、围绕国际一流学科建设、围绕建设一流大学进行整体规划。换言之,也就是要按照一流大学的要求,按照世界一流的学术评判来确定实验条件必须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等级和水平。我们现在大致上是参照国外著名大学的实验室,结合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来综合考虑相关实验室建设的。

:具体如何考虑?

:我认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实验室建设至少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它能支撑产出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这是带有科研导向的实验室。但是,像我们这样的学校,它是教学研究型的大学,教学技能的培训,是作为实验室定位的第一选择。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要服务“两个面向”,即服务中国和世界气象事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实验条件要能够满足将来学生毕业以后服务的国家、行业和地方的需要。我们实验室的建设要按照这个思路进行谋划。

其次,世界一流大学实验室除了科研以外,更重要的是进行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上,我们学校明确提出三大导向:一是应用(技能)导向,要求必须把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出来;二是精英(考研)导向,我们学校是为全世界服务的,全球很多大学没有气象的本科专业,要培养气象精英人才,就要有考研导向,为中国气象事业和世界气象事业培养研究型人才,就必须经过研究生阶段。因此,必须鼓励更多的学生去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三是国际(出国)导向,培养服务世界的国际化人才。要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国际项目交流,鼓励更多的学生到国外去接受培训、深造。

三大导向的核心环节是技能培养的基础导向,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我们学校是中国气象事业的摇篮,也是气象精英培养的摇篮。学生必须缩短适应工作岗位的时间,现在需要四个月或者半年,能不能缩短到一个月、两个月,或者能不能走出校门就能上岗操作?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做好技能培养,实验室必须担负着实验技能、人才培训的重要任务。我们与中国气象局进行了商谈,要建两个实验室,一个是具有中央气象台技术水平和业务流程的教学科研型气象台,总投资估计2000多万元,通过这个高水平气象台的各个岗位技能培训过的学生,毕业后到各级气象台站上还能不会干? 另一个是大型的教学和培训用的综合观测实验站,拟建在学校附近,要让学生和老师都能方便去观测,水面、地面、大气层、空间平流层都能观测,雷电、风云、雾、降水等各种天气现象都能分析,什么都可以观测,什么分析都会了,再叫他们到气象观测台站上工作他能不会干活? 所以说建好实验室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走上工作岗位的一个必经的关键环节,必须要做好。

最后,学校的三大功能之一,就是要服务社会。服务社会,学生当然就要了解社会,要了解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超前进行新专业的筹建。2005年,我曾经考察过热门的动漫专业的发展,这种行业发展起来后附加值很高,将来的市场前景极大,对类似的专业,如动漫、网游(网络游戏)人才的需求会持续较大。中国气象局“气象频道”开通后需要更多的影视主持人、天气预报播音员、气象动漫产品,超前布局新专业,拓展服务社会新的方向,培养新人才,电视台的气象小姐、气象先生已经开始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培养。这些新专业的发展需要相应的实验室支持,需要高水平的实验技能培训。我们的实验室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怎么根据学科的特点和人才的市场流向作一些更新、改造和加强,需要深入分析。

总之,实验室的建设是按照学校的定位,按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要求来综合考虑。实验室的建设当然应该有一些明确的要求,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定位,我们学校的定位是希望要有一流的理念,根据学校的发展理念,按照建设不同等级的学科定位。我们的大气科学学科,要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当然要有世界一流实验设备的支撑;我们的工科,我们的人文经管学科要成为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品牌,也要有支持这种优势学术品牌的实验设施。所以,实验室是建设一流大学的核心环节和基础。我们准备进一步瞄准一流大学的实验设备、实验条件来加强实验室建设。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我们国家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有很多指标,它的核心是要能够涌现出一批有创新技能的优秀人才。创新型国家的优秀创新人才哪里来? 首先,是我们现在从事科学研究的专家,他们要有创新的意识,有创新的思维、有创新的技能,更关键的就是要通过我们的大学源源不断地培养出能够从事创新工作的人才。在这方面,实验室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载体,从全世界创新的成果、创新的源头来看,大量的创新型成果都出自实验室,没有一流的实验室是出不了世界一流成果的。学校在这方面极为重视,我们把美国一位著名教授请来了,他是美国Science的封面人物。他认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学科创新成果的产生,无论是理论成果还是技能成果,都需要实验设备的支撑。我们委托他做了一个实验基地建设的方案,用大约3000万元人民币建设一个世界一流水平的实验平台,这个计划已分期实施,第一期投入500 万元,第二期1000万元,第三期1500万元。三期下来以后,就可以建成一个持续产生世界一流理论创新成果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验载体和平台,从而能够使教师、学生的创新得到一个有效的支撑。所以,从建设创新型国家来说,加强实验条件建设、加强实验设备建设确实是一个关键。

二.以一流的理念引领实验室建设

我在国家中长期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担任专家组的专家两年,直接参加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起草,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实际上,也就是要加强国家科学研究、国家科学人才培养后续过程中的实验设备、工程设备、系统集成等方面的工作,科技部根据中长期科技规划的精神,专门设立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我想,我们的实验室建设也就是要围绕着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更多的精英人才,来考虑实验室的谋划和布局,要根据我们学科的需要、社会的需求以及专业培养的特点来布局实验室,所以实验室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从系统论角度来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实验室是学校的大系统里面不可或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子系统。通常作为系统来说,要从四个方面来考虑建设:

(1) 系统目标明确。实验室作为一个系统,首先要目标明确、功能明确,目标不明、功能不明,是没有办法做好实验室工作的。

(2) 系统构成要素清晰。实验室建设,必须有仪器设备,有实验师资,有学生来接受培训。这三个独立要素的特点不一样,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

(3) 系统有效运行需要条件。单个要素是孤立的,要让这三个要素有机组合起来,教师和实验员是关键,教师要会使用设备,要教会学生使用设备,要能够教学互动、人机互动。所以,在这方面要素怎么整合很重要,这三个要素整合是受学校的规章制度、师资要素、实验室的管理条例制约的。三者运动的动力在于学校的考核机制。对教师怎么考核,对实验员有什么要求,关键应当看工作实绩,赏罚要分明,这样实验室教师才会有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才会做好工作。

(4) 任何系统都是开放系统。刚才我说的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学校的考核机制是会直接影响实验室建设的。比如说现在实验室人员的奖金工资,实验岗的奖金工资比教师低30% ,那谁都会说我不干这个活,我当教师去;而如果把实验室人员的工资跟同级别的教师比高20% ,那就会有人说,做实验员说起来地位不高,但比较实在,收入比较多,况且做了实验以后,照样可以写学术论文,一样可以评高级职称。如果我的特长在实验方面,为什么一定要去当老师,我动手能力强就给学生指导实验有什么不好? 可见,实验室是开放的,是受外面干扰的。它会与教学系统比,会跟科研系统比,会和其他系统比,这个比较的均衡点在哪里?要从理念和政策上去找。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说,要注重相对封闭的实验室自身建设,注重要素之间的合理整合;要注重开放与效益、与部门效益结构的有效结合;要与兄弟院校、全球的发展趋势融合;注重系统的运行与发展,一个系统不发展就会僵化,系统不断的更新需要有创新的意识,需要有进取心,需要根据新的情况,研究和发现新的问题,制定新的方案来推动发展。

近年来,我们学校对实验室建设十分重视,实验室建设成效也很显著,后面还会有更大的发展。关于推进实验室的建设,我觉得应该有以下要求:

(1) 要有一流的理念。实验室建设的理念,它一定是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的。一定要把握经济发展的主脉搏、社会发展的趋势来考虑实验室建设问题。应因校制宜,根据学校的学科特点、学科方向、人才的结构来布局。学校原有42个实验室,我们把它整合了一下,变成35个。然后,在这些实验室的平台上再整合一下,将集成为几个大的实验中心,这种实验中心将会发挥更大的功能。从稍小的来看,成立一个二级学科的专业实验室;从大的来看,建立体现一级学科特点的实验室;再整合一个更大的,就可能包含一个全面的、系统的专业方向所需要的技能人才培养的几个方面。如前所说,实验室的建设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在大学里,实验室是发挥科技创新、科技人员潜力的一个重要支撑,同时更是高校持续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实验室能够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这样一些创新的品质和技能,而源源不断的创新型人才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2) 要有一流的装备。整合集成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理念,它会带来一系列的事情。中国气象局为什么要支持我们建一个中央气象台水平的气象台。他们认为我们原来的气象台是省级的,学生毕业走上业务岗位就能操作,而现在设备都已经落后了,运行的系统和模式已经过时了,教学的那个工具也不对。学生毕业后,到气象台一看,发现学校学的和工作要求的不一样,又要重来一遍。若有一个中央气象台水平的全国最好的实验室,所有设备学生都看过了,学过了,操作过了,走上工作岗位,就肯定能做好,所以要有一流的装备。

(3) 要有一流的师资。要有一流的实验队伍,学校要调整政策,强化支持,把实验队伍配足配强,让实验室真正发挥应有的功能。一个合理的、健全的实验室队伍是建设好实验室的前提。所以在我们学校后一步的发展过程中,将把实验室的队伍建设、实验室指导

教师能力的提升和实验室能够持续地服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一来推进。

(4) 要有一流的管理。设备的维护、设备的管理、设备的有效使用要有章可循,要制定可行的规章制度。从一流大学的建设来看,实验室是基础,从创新人才的培养来说,实验室是一个更重要的载体、平台。高校要办成一流的学校,它一定要有一流的实验室或者实验基地、平台。一个优秀的大学、一流的大学,没有一流的、优秀的实验技术员、实验指导教师的队伍,没有一个优秀实验室的理念,没有能够跟上形势的实验器材、实验设备,并能够把学生教会使用,那一流大学的建设肯定是做不到的。我们不但要把实验室建设好,而且要管理好、运行好,要让它充分地发挥作用。

(5) 要培养一流的人才。实验室建设,核心是围绕培养人才,围绕出创新的观点,出创新的成果,发挥多方面的功能。这样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之中,实验室的价值才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大家也才会进一步关心和支持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我想,这是一个共同的相互推进的关系,在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过程中,学校发展了,实验室一定会发展很快;实验室发展快了,那大学水平的提升就有一个很好的平台支撑。在这个过程中,将会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将会产生更多的创新型成果。

当然,实验室建设要有足够的经费支撑。我们学校因为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中国气象局共建的高校,所以我们依靠行业、政府和学校三方面的资金来建设实验室。我们进行统筹,就是国家能够给予支持的,我们尽量申请国家支持;能够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尽量争取省里支持。然后,从学科发展的集成来看,我们需要有些先进的、引领气象事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些实验室,进行超前建设。用学校少量的资金,集成国家和地方的投入,做成一个优秀的系统的实验室体系,这不但是满足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需要,而且还是实验室提供学术服务,提供一个国际交流平台的需要。

总之,对实验室的定位,首先是一流的理念、一流的装备、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管理,培养一流的人才,我想这就是我们对学校实验室建设的要求。(未完待续)。

                                        (原文载于《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年7期)

简讯

我校开展实验室建设与改革征文活动

自实验室设备处在五月发出《全国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第十届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以来,各学院(课部)、实验中心的老师积极响应,踊跃投稿。截至到目前为止,实验室设备处汇总并整理了上交的论文共27篇,征文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收获。论文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并涉及实验仪器研制改造、实验方法研究、管理制度、实验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这些论文将被投至湖北省高校实验室研究会,研究会将在全省范围内进行评选,并将在其中评选出部分优秀论文予以发表和交流。

(张敏供稿)

 

我校派人参加全国高校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管理干部高级研修班

根据教高司函[2008]69号《关于组织实施2008年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项目的通知》,青海大学和中国高教学会实验室管理工作分会于2008年7月3日至7月7日 在青海大学举办2008年高等学校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管理干部高级研修班,我校实验室设备处和信息技术教学实验中心分别派人参加了学习与研讨。

在本期研修班中,主办方分别安排了 “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与实践”、“对实验室建设方面几个问题的思考”、“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思路与实践”、“ 实验室安全与环境的思考”五个专题讲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实验室处李津石副处长作了关于“推进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的改革与创新”的报告,与会人员还开展了分组讨论。

本次研修班,李津石副处长带来了教育部对今后一段时间实验室工作的思考和指导性的意见,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实验室建设的关注。专家的报告内容丰富、精彩,阐述深刻透彻,给大家带来了大量的信息、好的经验和理念,非常有实际借鉴意义。

                                                             (龚文芳供稿)

 

市公安局来校检查危险品管理工作

暑假期间,武汉市公安局领导在校领导傅安洲副书记的陪同下莅临我校检查危险品的管理工作,实验室设备处、保卫处、校办、材化学院的有关领导和人员一同参加了此次检查。在检查中,公安局刘副局长特别指出:要注重在充分运用非常技术手段做好安全工作的同时,一定要发挥人的基础作用;在奥运这样的非常时期,一定要采取非常措施来保证安全工作的顺利实施。刘副局长也充分肯定了我校在安全措施上做出的积极努力,并表示希望我校能继续加强危险品安全管理。他指出,目前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越来越近,各高等学校的安全稳定,直接影响到社会安全稳定,一定要高度重视、从大局出发,从小处着手,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全力做好实验室安全工作。

(罗勋鹤供稿)

责任编辑:常虹 王青         联系电话:67885062       网址:http://sbc.cug.edu.cn/.